bob鲍勃首页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苏联潜艇之母——红宝石设计局系列潜艇(13):奥斯卡级核

来源:bob鲍勃首页登录    发布时间:2024-02-29 17:54:41

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努力,苏联的巡航导弹核潜艇发展取得大成就,先后建造了29艘6...

产品详情

  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努力,苏联的巡航导弹核潜艇发展取得大成就,先后建造了29艘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称回声Ⅱ级)、17艘670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称查理级,天青石设计局设计),对美国和西方国家海军构成相当大的威胁。670型巡航导弹核潜艇的作战任务是探测、跟踪并用巡航导弹和鱼雷打击敌战斗舰艇和护航队中的舰船,是苏联第一型能从水下发射飞航导弹的核潜艇。在作战使用上曾有过协同攻击型核潜艇和大型反潜舰跟踪美航母战斗群的记录,是当时作战能力较强的巡航导弹核潜艇。尽管如此,苏联无论是在巡航导弹还是在核潜艇上,既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也不能满足自己的战略需求。

  1950年,经美国“核潜艇之父”里科弗多方游说,美海军作战部长福雷斯特·谢尔曼认为美国不仅需要核潜艇,还需要“探讨“建造一艘具有核动力装置的大型航空母舰的可能性。1952年1月,美国完成了航空母舰核反应堆的选型研究。1958财年,美国批准了企业号航空母舰的建造,1961年11月25日,企业号正式服役并在次月编入美国大西洋舰队,舷号CVN-65。由于造价过于昂贵,美国海军并未继续建造后续舰。1956至1968年期间,美国从建造第5艘福莱斯特级时,开始做大幅度改进,由于改进较大且连续建造了4艘,因此将其重新命名为小鹰级航空母舰。

  1965年越战爆发以后,企业号抵达南越外海的迪西站,开始派飞机支援友军,期间曾接待多名国内国外政客。从企业号上起飞的战机参与了对北越全面轰炸的滚雷行动、轰炸胡志明小道的钢虎行动和针对北越地对空导弹的铁手行动。在这场战争中,企业号所属的第九航空团取得了一定的战绩,包括摧毁了供应河内市和海防市主要电力的汪秘镇的火力发电厂。美国国防部与国会才又意识到核动力航空母舰无与伦比的持续作战能力及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因此,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在1966年修改一年前的决定,准许美国海军保有15艘航空母舰,并从1967财年开始让美国海军建造三艘新的核动力航空母舰。至此,美国海军终于能建造企业号之后的首艘第二代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成为尼米兹级的首舰尼米兹号(USS Nimitz CVN-68) 。

  到60年代末,尼米兹级航母的服役,使得苏联海军面对美军新服役的大型航母和新建造的驱护舰艇时,上一代670/670M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及其装备的P-70反舰巡航导弹及P-120反舰巡航导弹的性能显得力不从心,红海军亟需新型反舰巡航导弹和新型巡航导弹核潜艇。遂于1969年提出建造一级新型高性能巡航导弹核潜艇的战术技术任务书。

  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苏联共发展了两代5型飞航导弹核潜艇。包括第一代的659型(北约代号“回声”I级)、675型(北约代号“回声”II级)和第二代的661型(北约代号“帕帕”级,孔雀石设计局)、670型(北约代号“查理”I级)与670M型(北约代号“查理”II级)。

  但苏联海军对已形成一定装备规模和使用经验的第一、第二代飞航导弹核潜艇的性能并不满足,他们强烈渴求一种更为强大的反航母平台的出现。1969年9月,苏联政府决定建造使用飞航导弹独立或协同其他海军作战力量打击敌方的大型水面舰艇和船只的第三代飞航导弹核潜艇。苏联海军发布了技术任务书。海军要求该艇具有较小的尺寸和排水量,以便能够在国内船厂建造。次年2月,其设计任务被同时交给了当时苏联的三家潜艇设计局第112特种设计局(天青石设计局)、第16中央设计局(孔雀石设计局)和第18中央设计局(红宝石设计局),在这三家设计局之间展开方案竞争。

  “红宝石”中央设计局的方案在竞标中胜出,设计代号为“花岗岩”的第三代飞航导弹核潜艇949型就正式交给该设计局进行详细设计。总设计师是普斯藤采夫。1977年,普斯藤采夫去世后由巴兰诺夫接任。总监督师为海军的B·H·伊万诺夫。1972年3月10日,949型飞航导弹核潜艇的最终技术设计的具体方案交由海军司令部和造船工业部联合审批,并在同年7月得到批准。

  该型潜艇是在苏联前几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其主要使命是在靠近苏联的海域内,占据敌方舰队的前方阵地,在最大射程内用多枚导弹攻击以美国海军为首的敌方航母作战编队,以及其它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超级油轮、运兵船等高价值的军辅船和民用船舶。同时保护苏联的战略核潜艇,使敌方攻击型核潜艇难以接近苏联海军的舰队和基地。根据作战需要击毁一艘大型舰艇需要2-7枚导弹,齐射数为4-15枚左右,为了能进行二次打击,949型潜艇装备了24枚导弹。

  1978年,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首艇在苏联北德文斯克造船厂402厂(现为俄罗斯北方机械制造厂)开工建造,1980年4月下水,1982年服役,艇号K-525;2号艇K-206于1980年开工,1982年12月下水,1983年开始服役。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各项主要性能较好,但由于在设计时片面追求减少排水量结果导致艇上设备配置密度过大,造成维护困难,进而影响了整个潜艇的适修性。此外潜艇的储备排水量有限,也不能满足降噪改进的需要。

  949型在建造两艘后,从第三艘起项目代号由949变为949A(俄文: Проект 949A атомные ракетные подводные крейсера 《Антей》,中文:安泰,英文:Project 949A 《Antey》)。北约将前两艘949原型艇命名为奥斯卡I型,而将后续建造的949A型称为奥斯卡II型,统称为奥斯卡级。949A型艇体加长了11米,增大了尾舵,另外由于949型辐射噪声较大所以949A型采取了较多的降噪措施。此外949A型还增加了一个舱室,艇上武器和设备及内部布局均得到了改善,同时进一步改善了居住性,由此排水量增加了900至1600吨。949A型既保留了原型艇的全部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足,且具备可持续改进性。

  949 型潜艇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钛合金制成的耐压壳体,其屈服强度为 70-72 千克/毫米。这种材料的使用使该艇的极限下潜深度提高了 1.5 倍,达到了 700 米。钛合金也使得该艇的质量减轻了 25-30%,这使得其可以在下诺夫哥罗德的红色索尔莫沃工厂建造,并通过内河航道运输到北德文斯克进行进一步的建造和试验。

  在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上台后,在海军的发展基调上,便定下了“航空母舰是铁棺材”的论调。考虑到美国航母舰载机的巨大优势,为了能在远离本土的大洋上与美军对抗,前苏联海军最终选择了发展重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苏联在1950年代研制的P-6/SS-N-3(速度1.4马赫,射程460千米);1960年代研制的P-500/SS-N-12“玄武岩”导弹(速度1.5~2马赫,射程550千米)。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蒙受奇耻大辱的苏联人在大力建设远洋导弹核海军的同时,也在开发多型反舰导弹武器用于对抗美海军的航母及其护航编队。第二代战术反舰导弹P-70“紫晶石”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其中“玄武岩”导弹首次将飞行速度提高到了2~2.5马赫,最大射程超过500公里,但无法从水中发射的缺憾成为了它最大的硬伤;相反“紫晶石”虽是世界上第一型能从水下发射的高亚声速飞航式反舰导弹,但其射程相对较短,高空弹道也只有80公里左右。

  苏联部长会议下设的军事工业问题委员会在1966年4月8日做出决定,要求机器制造中央设计局在1967年初拿出代号为“花岗岩”的第三代战役反舰导弹初步设计。设计人员意识到必须将导弹的弹体尺寸加长至13米(这几乎是“孔雀石”导弹长度的两倍)才有机会达到所给定的技术性能指标,为此需要耗费长达8到10年的时间、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找到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些短期内没办法实现突破的难题在被反馈给军事工业问题委员会后,放宽了对“花岗岩”导弹的设计的基本要求,其射程被重新确定为500~500公里,飞行速度也降低至2500~3000公里,但依旧要求弹体尺寸能够适配为“孔雀石”导弹设计的发射装置。

  1969年7月10日,苏联政府颁布第539-186号决议,正式指定机器制造中央设计局开始研制这种可同时用于潜艇和水面舰的通用型导弹综合系统,同时将其联合试验的开始日期定在1973年的第二季度。苏联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事业的开创者、苏联航空工业部下属第670试验设计局的首席设计师米哈伊尔·马卡罗维奇·邦达留克在1966~1967年间拿出了计算飞行马赫数可达4.0的4Д-04型冲压发动机方案。在有了冲压发动机这一选项后,比冲小,推进剂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低,又无法作为巡航用发动机支持导弹作远距离飞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很快出局。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后,“花岗岩”导弹于1969年11月从地面试验台进行了首次试射。

  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与随从访问“花岗岩”导弹的设计单位机器制造中央设计局,照片摄于1977年。

  这是一款全新反舰巡航导弹—P-700Granit型远程反舰导弹(SS-N-19),具备超音速。SS-N-19导弹作为特种机械设计局设计的第3型反舰巡航导弹,是苏联的一型可在水面舰艇和潜艇共同使用的反舰巡航导弹,并可垂直发射。这是一种长程超音速、掠海飞行的多用途反舰飞弹,弹长10.5~11米,弹径0.8~1.1米,翼展2.6米(折叠后为1.6米),总重约7吨。采用独立制导方式,射程约500-550千米。其最新式的改进型别名为“花岗岩”,意思是无坚不摧。

  SS-N-19也是前苏联最后一型超大型反舰导弹,一枚便可以让一艘万吨级舰艇失去战斗力。是前苏联第一款进行人工智能化尝试的反舰导弹,其导弹计算机里储存了几乎所有潜在对手的舰艇参数,技战术方式和电子对抗措施等数据和对应的打击策略,在发射后,可以针对目标进行自动匹配,采用最合适的打击策略。西方对SS-N-19的恐惧可以从对该型导弹的称谓看出。SS-N-3和SS-N-12导弹出现后,西方分别称之为“柚子”(Shaddock,音译为“沙道克”)和“沙箱”(Sandbox),以藐视的叫法掩盖内心的恐惧。而SS-N-19出现后,西方给出了真实反映内心世界的称谓—“舰毁”(Shipwreck,另译为“海难”)。

  苏联海军949型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在俄罗斯北部巴伦支海的海湾进行消磁作业,时间为1980年代

  由于“花岗岩”导弹的身形被隐藏在1144/11442型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的甲板之下还有949/949А型飞航导弹核潜艇的艇体内部,再加上苏联方面严格的保密工作,使西方世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办法获得更多有关“花岗岩”导弹的具体参数甚至外观尺寸资料。直到2000年“库尔斯克”号飞航导弹核潜艇爆炸沉没之后,西方才首次获得了“花岗岩”导弹的零星资料和图片,掀起了蒙在该导弹上的神秘面纱。有关图文信息随科技情报综述引入国内后,在航天导弹总体专业情报网层面对这型导弹的研判也迎来了一次较大的转折。

  冷战年代,美国国防部(DoD)对SA-N-6防空导弹和SS-N-19反舰导弹的外形猜想图

  过去人们一致认为,“花岗岩”导弹有着类似“玄武岩”导弹的气动布局。而从俄方公布的图片显示,两者的外形有很大的差异。其总体外形设计更趋近常规构型,采用轴对称式中心锥进气道和变直径圆柱体外形设计,更接近出自同一设计单位之手的俄制“宝石”反舰导弹。

  1975年7月25日,位于塞维尔多夫茨的55号车间的第605号工厂开始建造了“K-525”号“Granit”导弹核潜艇。1975年9月10日,“K-525”号被列入苏联海军舰艇名单。在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ПЛАРК)的制造中,129家企业和16个苏联部委参与了其中。在该项目的首艘潜艇(工厂编号605)上,安装了150个不同部件和系统的头部和实验样品。1980年5月3日,该潜艇下水,1980年12月8日,K-525 pr.949发射了第一枚“Granit”导弹。由于控制管理系统故障,导弹未能命中目标。12月10日,第二次发射也失败了。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控制管理系统算法中的错误。在修正后,两次双导弹和单导弹发射于1980年12月中旬成功进行。

  1980年12月30日,K-525被纳入苏联海军。导弹系统的联合测试于1981年8月完全结束,共进行了20次K-525导弹发射和8次1144型导弹巡洋舰“Kirov”发射(1981年8月进行了4次导弹发射)。1983年3月12日(根据其他数据为1983年7月19日),“Granit”导弹系统被苏联国防部批准装备苏联海军。

  亲临“花岗岩”导弹试射现场的切洛梅总师,这张照片于1979年在北方舰队靶场拍摄。

  排列在艇体两侧的24枚(每侧12枚)倾斜式发射的SS-N-19重型远程反舰导弹

  949型飞航导弹核潜艇全长143米,全宽18.2米,吃水9米,其水面排水量为12500吨,水下排水量22500吨。其结构设计为典型的苏/俄双壳体、小分舱型。艇体轻外壳由45至68毫米厚的АК-33型高强度潜艇钢制成,能确保潜艇潜入600米的极限深度。非耐压艇体上除了敷设消声瓦外,还涂有两种吸声涂层。耐压艇体中段呈直径为8米的圆筒状,到尾部逐渐收缩至6.5米。949А,工程代号为“安泰”,北约称为“奥斯卡”II级。949А型除了加长艇体、换用7叶大侧斜螺旋桨外,艇上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升级。此外,949型核潜艇上使用的是2具同轴4叶串联反转螺旋桨。而在949А型上又换为2具直径为4.8米的7叶低噪声螺旋桨,据称螺旋桨空泡噪声比949型又降低了近15分贝。

  949型的耐压艇体共划分为9个舱室,由首向尾分别为第I舱(鱼雷舱)、第II舱(指挥舱)、第III舱(电子设备舱)、第IV舱(居住舱)、第V舱(辅机舱)、第VI舱(反应堆舱)、第VII和第VIII舱(都是轮机舱)以及第IX舱(辅机舱)。而949А型比949型多了一个长度为11米的第V比斯舱用于容纳新增的辅机设备,艇体总长也增加到154.8米,排水量增至14820吨(水面)/25600吨(水下),其余各舱布置基本相同。从体积上来说,奥斯卡级是苏联体积第二大的核潜艇,排名第一的是著名的台风级。由于奥斯卡级两侧各有12个巨大的导弹发射管,其粗胖的外形也被很多新军迷误以为是台风级。

  由于自动化程度提高,949/949А型核潜艇的第I舱(鱼雷舱)战斗定员仅5人。整个水密舱分为3层,底舱中装有空气压缩机和酸铅蓄电池组;第二甲板设有声呐系统艏基阵的设备机柜、空气泡沫灭火装置、化学灭火系统和通往上层的爬梯;最顶层为鱼雷室,第1~4号鱼雷发射管为533毫米口径,第5、6号鱼雷管为650毫米口径。舱内的鱼雷挂架分为3层,共可装载18枚533毫米以及10枚650毫米的雷弹武器。

  第II舱(指挥舱)战斗定员30人,全舱分为四层,第一层甲板为潜艇的中央指挥室,全艇主要的电子设备和系统终端都设于此。第III舱(电子设备舱)定员24人,该舱中有全艇几乎全部的桅杆升降设备,包括:用于接收目标指示讯息的接收天线、压缩机水下工作装置通风井、雷达和电子侦察天线、通信天线、敌我识别天线、无线电测向仪和卫星通信天线等。

  949/949А型核潜艇上较好地实现了居住环境和战斗力的平衡。艇上的所有住舱、文化娱乐室、医务室、卫生室和工作室以及储藏间,配餐室和餐厅都设在远离后部动力舱室的第IV舱(居住舱)中。第V舱(辅机舱)中布置了柴油发电机、交直流配电盘、远程电力控制管理系统和主动力装置控制管理系统等辅机和控制管理系统。第VI舱(反应堆舱)中装有作为艇上动力源的2座ОК-650核动力装置,单座热功率为190兆瓦。位于耐压艇体末端的X舱(辅机舱)是艇上最小的水密隔舱,舱内设有2台辅助推进电机、艉舵传动装置、压缩机以及逃生舱口等。

  949型和949А型飞航导弹核潜艇虽然艇体尺寸不同,但它们在舯部耐压艇体每一侧都配置了多达12座与水平面呈45°夹角的СМ-225型或СМ-225А型发射装置,装备24枚P-700“花岗岩”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艇上还同时装备了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2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火力也十分强大。鱼雷舱可装载18枚533毫米和10枚650毫米雷弹武器,包括533毫米的USEТ-80型尾流自导+双平面主/被动声制导鱼雷、ВА-111型“暴风雪”型、超空泡火箭鱼雷和УРПК-6“瀑布-ПЛ”反潜导弹系统,以及650毫米的65-76А“鲸”重型反舰鱼雷和УРПК-7“风”反潜导弹系统。

  艇载防空自卫武器方面,949/949А型核潜艇可以在水面状态发射贮存在围壳中的2具“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架。艇上共备有16枚防空导弹,使其能够在受到反潜直升机或固定翼反潜舰的近距离威胁下,上浮发射导弹舍命一搏。

  949A型“奥斯卡级”导弹核潜艇,全长143米,全宽18.2米,吃水9米,水面排水量12,500吨,水下排水量2,2500吨,吨位超过了一般的战列舰,和当时的小型航母相差不多。部分采用了屈服强度与HY-130钢相当的材料制造壳体,部分则采用了钛合金材料制造。该级核潜艇内部采用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双壳体结构,为变直径的圆筒形耐压壳体,中部直径8.5米,两层壳体之间有3米至4米的间距,所以艇体很宽大,艇体艉部为非耐压壳体。在奥斯卡级核潜艇两舷的两层壳体之间内部充满水,西方国家曾认为,其双层壳体至少需要3枚MK-46鱼雷才能击穿,同时这种结构更有助于潜艇在北极冰下活动。两艘949A灭掉包括航母在内的半个舰队并不是痴人说梦。因此在俄罗斯的作战序列里,949A的重要性仅次于战略导弹核潜艇。

  949A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属于大型核潜艇,它采用水滴型艇体,长宽比近似于8,艏部为水滴形。该型潜艇的艉部结构与西方国家的水滴型不一样,它有两个圆锥形尾,两部螺旋桨轴分别从两个锥形艉中斜向伸出,采用十字形尾舵。指挥台围壳较长也较高大,长约32m,在内部设有漂浮救生舱,可供全部艇员从极限下潜深度集体逃生。为了在北极地区更容易破冰浮出,指挥台围壳装设了加强板,围壳顶做了圆形加强盖。潜艇首水平舵设在艏部艇身,可以收回艇体中,另外949A型艉舵鳍上有一处与667BDRM型战略核潜艇(北约称德尔塔IV型)相同的管状结构,用于收放拖曳声呐阵列。

  949A型巡航导弹核潜艇采用两套核动力装置互为备用,反应堆为两座VM-5紧凑布置压水堆,每座反应堆热功率190至200兆瓦,沿艇中心线串联布置,可提供轴功率73.5兆瓦,堆芯寿命12年以上,可使潜艇连续航行30万海里。为了更好的提高了动力装置和潜艇的生命力,奥斯卡级像水面舰艇那样把两台齿轮传动式汽轮主机组分别布置在Ⅶ舱和Ⅷ舱,每台可提供98000马力,经过减速器带动两根螺旋桨轴。

  潜艇一舷动力装置中的任一部件或整个装置损坏,完全可用另一舷的来取代。它配备的核反应堆能在冷却剂30%功率的情况下实现蒸汽发生装置的自然循环,不需要接通一回路的离心冷却泵,而这个泵是反应堆正常循环时的“噪声大户”也是核潜艇的主要噪声源因此往往在低噪声航行时使用自然循环。艇内重要机械设备全都采用组合式结构降噪,机械装置和机组使用双层减震,安装浮筏式整体减振机座,对管路安装也采取了减震措施,螺旋桨改为7叶大侧斜螺旋桨,艇体外表面还敷设了起隔声和吸声作用的消声瓦。20世纪90年代末的949A型的辐射噪声已经和美国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相当。

  949型“奥斯卡级”前期安装有一套,鳐鱼M综合声纳系统,由成功U天基系统制导,用于探测和导航。随着“神话”系统服役,换装了瑶鱼3综合声纳系统,949A型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安装在艇首的鲨鱼腮,被主动搜索与攻击声呐,舷侧的鲨鱼肋被动低频声呐,潜艇尾部的鲨鱼尾被动搜索拖曳线列阵声呐,还包括MG-519竖琴高频声呐,MG-512空号探测器,其被动模式能同时跟踪30个目标,这样的配置在“海狼级”出现之前,是最强大的。

  奥斯卡I型潜艇已经提前退役,现在的奥斯卡II型是俄罗斯反航空母舰的核心力量,也是当今世界上吨位最大,威力最强的巡航导弹核潜艇。“奥斯卡”级核潜艇通常是单打独斗,单独隐蔽出航,并且悄悄尾随美军的航母战斗群,一旦接到上级指令,就可以每时每刻以24枚SS-N-19导弹对美军航母战斗群发起攻击。在冷战时期,美国海军一直认为“每一艘航母身后都跟着一艘‘奥斯卡’。”

  苏联海军949型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K-525“阿尔汉格尔斯克”号在“星星”修船厂进行拆解,时间为2004年。

  1992年,库尔斯克号K-141核潜艇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开工建造,1994年下水,同年12月真正开始使用。2000年8月10日,库尔斯克号开始参加苏联解体后自服役6年来最大的军事训练,俄罗斯整个北方舰队编队出海,以冷战以来前所未有的方式检验装备和武器。8月12日根据当时的演习计划“库尔斯克”号将向另一艘核潜艇“彼得大帝”号发射一枚操雷,但是在发射命令发出后鱼雷一直没能成功发射。随即“库尔斯克”号就上潜到了潜望镜深度,在进入中午时“库尔斯克”号就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许多专家觉得是未发射出去的操雷造成了该潜艇的爆炸。到了规定时间,库艇未与外界联系,北方舰队指挥部判断该艇情况不妙,搜寻和救援工作真正开始。”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用声呐以极快的速度全方位搜索这片海域,救援可能的生还者。

  2000年8月13日4点30分,发现了沉入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搜索的军舰用一个浮标标示了遇难潜艇的位置。虽然潜艇上面有水密舱门,而且坚固的隔舱又阻挡了绝大多数的爆炸冲击,但是猛烈的冲击波沿着管道传递,依然波及了数个舱室,这就导致在爆炸的第一时间潜艇就发生了惨烈的人员受伤或死亡事故。最终潜艇在演习海域沉没,而少数幸存的艇员也因为救援不及时,最终因为氧气耗尽而死。艇上118人全部遇难。这起事故与苏联解体、俄罗斯军队整体状况不佳有关。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不但在经济社会等领域遭受到巨大的困难,整个军队也陷入到泥泞之中,“库尔斯克号”悲剧的发生是国家剧变近10年后,俄联邦军队总体状况的表现。

  俄罗斯拨款1.4亿美元用于打捞库尔斯克号和事故原因调查,这个费用甚至超出了北方舰队一年的军费预算。这艘核潜艇上充满了西方想要了解的秘密,在它沉没之后,俄罗斯海军迅速封锁了海域,不允许西方军舰靠近,防止其率先发现“库尔斯克”号后带走其秘密甚至对其进行打捞。然而俄罗斯在多日救援无果后,也只能宣布求助于周边各国。在经过1年的准备后,2001年9月,俄罗斯和一家荷兰的打捞公司开始联合打捞库艇。库尔斯克号被锯成了两段,涉及军事机密的前段由俄罗斯打捞,后段则由荷兰打捞公司打捞。

  图为打捞出水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搭载它的是俄罗斯著名的PD-50号浮船坞

  在俄罗斯专家看来,“库尔斯克”号沉没也有一定的可能是与美国的“孟菲斯”号核潜艇有关。因为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后的第七天,俄罗斯卫星捕捉到了“孟菲斯”号核潜艇回到母港的照片,从照片上来看美国潜艇身上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撞击痕迹。因此,也有很大的可能是美国潜撞击了训练中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最后导致了爆炸。由于“库尔斯克”号的沉没,俄罗斯为了弥补损失以保持自己的水下优势,又不得不将已经在1994年停工建造的同级核潜艇“别尔哥罗德”号恢复建造。

  “别尔哥罗德”号是苏联时期949A型核动力潜艇12号舰,于1992年7月24日开工建造,然而俄罗斯一直无力完成,在1994年停工。但2006年7月,尽管已经有80%完成建造,俄还是决定不会将其纳入海军编程,在2009年6月26日,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宣布冻结“别尔哥罗德”号潜艇的建造项目。此后的6年里,“别尔哥罗德”号的命运长期处在悬疑状态。曾经有建议将其改造“圆锤”潜射弹道导弹的临时运载工具。直到2012年12月20日,才以首个“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水下潜航器平台的名义继续建造。2019年4月23日,俄罗斯在北德文斯克船厂举行了09852型“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下水仪式。

  09852型核潜艇水上排水量14700吨,水下排水量24000吨,艇长184米,宽18.2米,动力装置为2台OK-620M核反应堆,功率为190兆瓦,驱动2台蒸汽涡轮机和2个螺旋桨,最大航速32节,潜深500米左右。“别尔哥罗德”号在改装中拆除了“奥斯卡”级标志性的两组24枚“花岗岩”导弹发射系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30米长的舱段,这个舱段能够适用于携带18511型深潜器,同时还配备有潜水员出入的平衡压力舱,可以在深水地区完成潜水员的出入。同时这一舱段还安装有其他任务所需设备。安装这个舱段后,该潜艇的全长会从154米暴增到184米,变成全球上最长的潜艇,这比俄海军目前最大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还要长9米。搭载的别的设备主要有“大陆架”核能发电装置、“大键琴”-2R-PM深海潜航器、18511型“大比目鱼”核动力深海工作站、10831型AC-31深海核潜艇等。

  “别尔哥罗德”号一共可携带6枚波塞冬鱼雷,“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于 2015年末首次被披露,是一个快速、深潜、大口径核动力鱼雷。“波塞冬”核动力鱼雷,俄军代号“斯塔图斯-6”水下多用途载具,以苏联时期的水下热核武器计划为蓝本。其全长24米,直径1.5米,全重40吨,采用与“暴风雪”鱼雷类似的超空泡技术,最大速度可达107节,可配备常规弹药或核弹药,可搭载1000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能够摧毁敌方基础设施以及航空母舰群。除了航程能够达到洲际范围外,该设备的工作下潜深度可超过1千米。“别尔哥罗德”号潜艇被西方媒体称作俄罗斯的“末日核潜艇”,其特殊的攻击方式让美国胆寒。

  除执行核威慑任务外,“别尔哥罗德”号更是一艘活动在北冰洋下的海底勘探潜艇。近年来,北极圈内国家对北极地区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俄罗斯在证明其大陆架延伸到北极后,提出权益主张,但其海底探测活动受到其他几个国家的挑战。“别尔哥罗德”号的服役,将使俄罗斯拥有“深海利器”。其搭载的无人潜航器可对北冰洋海底进行勘探,测定北极大陆架边界,收集海底资源数据,监视海底管道和通信线路状态,强化俄罗斯在北极争夺中的优势。

  虽然“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整体作战能力,放在当前世界而言,已经稍显落伍了,但由于此款核潜艇的升级潜力依然较为巨大,且俄罗斯目前的财力水平,也难以支持建造更大规模数量新一代巡航导弹核潜艇或具备同样战力水平的多功能攻击型核潜艇。潜射“花岗岩”反舰导弹的威力巨大,但面对起当今世界各类水面舰艇使用的防空反导装备而言,它的实际突防能力已经不足了,因此,俄罗斯方面,便计划要把潜射“花岗岩”反舰导弹替换成更为先进的别的类型的潜射导弹。以目前俄罗斯披露的信息分析,改进后的“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将使用新一代的潜射导弹通用发射系统,能携带和使用包括潜射版“缟玛瑙”、潜射版“口径”以及潜射版“锆石”在内的三款潜射导弹。

  “缟玛瑙”是一种潜射远程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配备有“卫星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制导体制,飞行速度最大为2.5马赫,射程最远为800公里,能携带一定当量的核战斗部或常规半穿甲高爆战斗部,且具备机动突防能力,而潜射版“口径”为一种潜射远程亚音速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它的射程可达1500-2000公里,能打击多种类型的陆面目标,至于潜射版“锆石”,其是一种潜射远程高超声速多用途反舰巡航导弹,飞行速度最快可达8马赫,射程可达1000公里,并具备十分强大的机动变轨突防性能,能够用来打击敌方多种不一样的海面或陆面上的目标。

  换装了以上三款新一代潜射导弹后的“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导弹打击能力,无疑,获得了成倍的增强,而这也将让它在未来具备更强的实际作战能力。目前,改进后的“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被赋予了949AM的新编号,且此前一艘名为“鄂木斯克”号的“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在经过这样的改进后,已经重新加入到了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麾下,且当下另一艘名为“伊尔库茨克”的“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也在接受相同的改进工作,其也或将在不久之后重新归入俄罗斯海军的作战序列里。待未来这些改进升级后的“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重新装备到俄罗斯海军之后,俄罗斯海军的潜艇战力水平也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维度上。

  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可在近海海域巡逻,也可在远洋独立作战,对目标实施突然攻击,它具有攻击力强,结构独特、生命力强,辐射噪声低、隐身效果好,功率大航速高、机动能力强,居住性好的特点,但其安全性较差,缺乏自救能力。这种功能比较专一,排水量大的核潜艇今后不会再发展,而改成发展排水量在万吨以下的巡航导弹型与攻击型相结合的多用途多功能型核潜艇。有报道称949A型不仅能消灭航母舰队,还能顺手把区域内的潜艇消灭。但俄罗斯最自豪的还是奥斯卡级的静音效果。在971型攻击核潜艇“猎豹”号和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出现之前,它是世界上最安静的远洋攻击型潜艇,但949A型要比这两种核潜艇造价低很多。而且美国海狼级是在1990年才服役,而当时苏联已拥有7艘949A型潜艇。

  奥斯卡II级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是一种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军事装备。它代表着俄罗斯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卓越地位,以及核威慑在现代战争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强大的潜艇也凸显了国际安全与稳定的挑战。维护地区和平与合作,确保核武器的非扩散,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

  动力系统:2台VM-5压水堆,OK-650B蒸汽发生装置,功率2×190/200MW,轴功率73.5兆瓦,2台OK-9蒸汽轮机,功率2×9.8万马力(一说1台4.5万马力),2台ДГ-190型汽轮发电机,每台功率3200千瓦,两台侧推装置

  武备:24枚3M-45“花岗岩”反舰导弹;4具533毫米和2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一说为4具),配备快速装填装置,可发射53型鱼雷、65型鱼雷、RPK-2暴风雪/“海星”反潜导弹(即SS-N-15)和RPK-7劲风/“牡马”远程反潜导弹(即SS-N-16),总共可装载量为28枚或水雷32枚。

  2011年以后,949A型部分艇还将进行改装,装备3M-55“红宝石”巡航导弹(北约称SS-N-26,又称P-800“缟玛瑙”导弹)和“俱乐部/口径”3M-54巡航导弹潜射型(即SS-N-27对陆攻击型巡航导弹改进型,北约代号SS-N-27A)。

  航电: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装备有МГК-540“鳐-3”综合声呐系统,包括“鲨鱼鳃”型中低频主/被动搜索和攻击声呐,“鼠鸣”型高频主动攻击声呐,“鲨鱼肋”型低频被动舷侧阵声呐和用于被动搜索远程警戒的“金字塔”型甚低频被动拖曳线型的通信系统有自动无线电通信系统,“活动弹簧”型卫星通信设施,低频与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极低频拖曳浮力天线米。潜望镜在指挥舱上部,艇上装备的雷达为“窥探对”型I波段对海警戒雷达,“场灯”、“方环”型侦察雷达,“穿孔盘”型火控雷达。电子对抗设备有“圆边帽”型、“团砖”型、“棒砖”型电子对抗措施,“克里姆”-2型敌我识别器。

  服役艇号:949型:K-525(阿尔汉格尔斯克号)、K-206(摩尔曼斯克号)

  949A型:K-148(奥伦堡号)、K-132(伊尔库茨克号)、K-119(沃罗涅日号)、K-173(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号)、K-132(伊尔库茨克号)、K-410(斯摩棱斯克号)、K-442(车里雅宾斯克号)、K-456(维柳钦斯克号)、K-266(奥廖尔号)、K-186(鄂木斯克号)、K-141(库尔斯克号)、K-512(托木斯克号)、K-530(别尔哥罗德号)

  俄罗斯托木斯克号核潜艇在完成海上作战训练任务后,载弹返回到了勘察加半岛的永久基地